工業設計是以工業產品為主要對象,綜合運用科技成果和社會、經濟、文化、美學等知識,對產品的功能、結構、形態及包裝等進行整合優化的集成創新活動。作為面向工業生產的現代服務業,深圳工業設計產業以功能設計、結構設計、形態及包裝設計等為主要內容。與傳統產業相比,工業設計產業具有知識技術密集、物質資源消耗少、成長潛力大、綜合效益好等特征。作為典型的集成創新形式,與技術創新相比,工業設計具有投入小、周期短、回報高、風險小等優勢。作為制造業價值鏈中最具增值潛力的重要環節,工業設計對于提升產品附加值、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、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。
將加強工業設計創新作為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一個重要抓手,拉動制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環節攀升。前不久,全球超過500名設計精英會聚于世界工業設計大會永久會址——良渚夢棲小鎮,共商大計。近日,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浙江主持召開工業設計工作座談會時強調:“工業設計是科學與藝術結合產生的新的生產力,是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內容,是未來產業的核心競爭力。”
在一個競爭性增長的世界里,工業化國家進入幾乎用同樣的原材料生產同一類產品的階段,設計便成為了決定的因素。英國設計師保羅·史密斯的論述,代表了發達國家的普遍觀點。二戰后,日本政府將設計作為基本國策和國民經濟發展戰略。有國際分析人士認為:“日本經濟=設計力。”1982年,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指出,英國經濟的振興必須依靠設計。她甚至斷言:“設計是英國工業前途的根本。”
近年來,我國逐漸意識到工業設計的生產力屬性,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,與中國制造轉型升級迫切要求相比,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消費需求相比,還存在較大差距。欲彎道超車,須找準短板、對癥下藥。此前我國工業的原始創意和技術忽視了自身設計體系與平臺的建立。此外,很多企業更重視引進技術、購買設備、廣告營銷,卻未把工業設計作為產品研發的核心議程。
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“中國制造2025”總體要求,浙江必須肩負更大使命。將加強工業設計創新作為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一個重要抓手,拉動制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環節攀升,為轉型升級貢獻浙江經驗。工業設計是工業化時代創造性設計活動的總稱,貫穿于研發、制造、營銷、消費等全流程。因此中國工業設計得打組合拳,從設計政策、設計戰略、設計管理等多個領域進行全盤規劃。
首先,加強頂層設計。工業設計橫跨多個領域,也涉及多個政府職能部門。在新形勢下,可以探索整合相關職能,制定統一政策、指導意見與行業標準。其次,保護知識產權。弘揚自主創新,提高產權保護意識,建立完善的產權保護制度。第三,重視人才培養。人是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核心,培育好人才的沃土,創意才能源源不斷。最后,推進對外合作。在經濟全球化與互聯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,設計創新必須面向世界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。
產業轉型升級方興未艾,深圳工業設計迎來了春天。作為產業鏈的關鍵環節,工業設計必須以超前的遠見,來引領市場需求。大數據時代如火如荼,如何運用設計把數據流轉化為市場新機遇,這是工業設計者必須完成的新課題。浙江唯有勇立潮頭,借大數據云計算的東風,把握工業設計的中長期發展趨勢,才能展示大美匠心,成就中國智造之美。